储能“出海潮”来袭,中企引领全球能源新版图

钱塘出海2025-08-22 18:05
中国储能企业正在集中释放出在技术、成本、集成与本地化能力上的综合优势。

“中国储能企业正在集中释放出在技术、成本、集成与本地化能力上的综合优势。 中国企业不仅依托中国成熟的技术与制造基础优势,同时还在不断加快海外布局、提升本地服务能力,建设从落地到运维的全周期能力。

01中国新能源企业在全球市场持续发力,持续斩获海外储能大订单

7月,宁德时代与新加坡可再生能源开发商 Vanda RE 签订框架供应协议,将为其在印度尼西亚的光储一体化项目提供总计2.2 GWh 的储能系统;印度可再生能源企业 ACME Solar 与南都电源、天合储能签署3.1 GWh 储能系统采购订单;远景能源与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开发商 FERA Australia 达成协议,将联合开发混合可再生能源项目,目标总装机容量为1GW风电及1.5 GWh 储能……

2025年1-6月中国企业新增储能出海订单/合作规模及数量

2025年,储能企业正在海外市场迎来爆发性增长。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数据,今年1—5月我国储能企业新增出海订单、合作已超过144 GWh,较去年同期大增436.27%

新能源发电存在波动性,而储能系统作为能源“新基建”,可以更高效灵活地实现供电和能源调节。 在碳中和目标驱动下,全球多地纷纷加快可再生能源部署,储能系统的市场需求也正快速释放。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围绕储能系统展开新的海外攻势,从设备输出到系统交付,一场新的出海潮已然成型。

02储能出海,多点开花,全球能源版图正经历深刻重构

而从欧洲到东南亚,从拉美到中东,中国储能企业的出海版图也在不断更新,多点开花。 据储能应用分会数据,今年1—5月,中国企业在中东市场的合作及订单总量已高达33.95 GWh,成为增量最高的区域;澳大利亚以30.17 GWh 紧随其后,占比26.32%; 欧洲市场亦达到21.1 GWh,占比18.39%。 

这些高增长市场背后,是政策鼓励和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 例如沙特正全力推进“2030愿景”,计划到2030年实现58.7 GW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其中太阳能占比将达40 GW。 有行业机构预计,沙特已跃居全球主要储能市场之一。 在欧洲,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不断上升,电网调节与消纳能力日益成为瓶颈。为此,多国出台面向大型储能的激励机制,加快储能设施部署,以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增强能源安全。 

大储项目正持续高增,成为新一阶段“出海竞赛”的重点目标,企业所面临的将不仅是产品质价的竞争,同时也是综合能力的比拼。

澎湃新闻:中国光伏、储能再次出海中东

03从产品输出,到系统能力突围

相较于户用和工商业储能系统,大型储能项目通常意味着更高的技术标准与更复杂的交付流程。 

这类项目不仅体量庞大,而且交付周期长、系统集成难度大,对企业的产品适配能力、系统管理能力、运维响应机制等提出更高要求。 同时大储系统通常还要服务于电网调节任务,在运行稳定性与长期投资回报之间也需要考量平衡。

集中斩获大额订单,证明在这些高门槛项目中,中国储能企业正在集中释放出在技术、成本、集成与本地化能力上的综合优势。 中国企业不仅依托中国成熟的技术与制造基础优势,同时还在不断加快海外布局、提升本地服务能力,建设从落地到运维的全周期能力。

图源:碳索储能网

这也意味着在在全球能源结构重塑的关键窗口期,中资企业不再只负责设备生产和出口,而是更深度地主导项目开发与管理,迈入出海新阶段。当下,中国企业正在以更加成熟、稳健的姿态参与全球能源生态构建,共同推动全球能源体系的绿色发展。

图  |   Unsplash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贸促(ID:CCPIT-SH)”,36氪出海经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36氪出海”,作者:上海贸促,钱塘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