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宣布对美关税提高至125%;特朗普对华关税已达145%;盒马宣布面向中国外贸企业开放入驻|出海最前线
中美关税博弈持续升级背景下,全球产业链重构呈现新动态。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升至145%,中方同步调整反制措施至125%,同期特朗普宣布暂停征收关税90天,全球关税风波显化成中美双方的正面对抗。
苹果公司被迫启动印度至美国的iPhone紧急空运计划,亚马逊直营业务年度利润预计缩水超百亿美元;而中国企业在供应链调整中展现韧性,盒马、京东等企业通过"出口转内销"机制开拓国内市场。当前全球产业链正经历深度调整,尽管短期面临"逆全球化"压力,但企业主体的创新突围持续为开放型经济提供解法。
一起阅读本周出海资讯,了解出海最新动向。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自4月1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告,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36氪)
白宫称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华关税已达145%
就在特朗普宣布全球关税暂缓、美股应声暴涨后的第二天,白宫在美东时间中午对美媒CNBC澄清称,特朗普政府以对等关税名义对中国实施的关税税率为125%,但这并不包括今年2月初和3月初美国以芬太尼危机为由,对中国两度加征的共计20%关税。因此在特朗普第二个总统任期中,美国对中国所有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累计税率,至此已经达到145%。(财新网)
特朗普暂停征收关税90天
当地时间3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相关措施将于4月2日生效。特朗普称,汽车关税将会是永久的。他表示,如果在美国制造汽车,则无需缴纳关税。特朗普称,特斯拉的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没有对汽车关税发表过任何建议,也没有从中要求获得任何益处。特朗普当天还称,美国将会对木材和药物征收关税。(央视新闻)
美财长称不排除摘牌中企等手段
当地时间4月9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美国媒体福克斯新闻采访时,对中美升级中的贸易纠纷表示,“中国不应该采取报复行动,而应该坐下来谈判”。贝森特还在回复专访主持人的提问时表态说,美方不排除将中国企业从美国股市摘牌等“所有政策选项”。(财新网)
欧盟对等宣布暂停首批美国关税反制措施
北京时间4月10日晚间,欧盟发言人Olof Gill在欧委会举行的一场记者会上确认,为回应特朗普最新宣布的暂缓所谓“对等关税”,欧盟决定将4月9日刚刚宣布的、原定于4月15日开始生效的首批对美关税反制措施也“暂缓90天”。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X上发文称表示,“如果谈判不够理想,我们会开始进行反制。”她还强调,在此期间,有关接下来更多反制措施的“准备工作仍在继续”,“所有选项都在牌桌上。”(财新网)
一季度中欧班列进出口货物同比增长4%
从杭州海关获悉,今年一季度,浙江中欧班列进出口货物达6.3万标箱,同比增长4%。目前,浙江中欧班列已开设运行线路25条,辐射范围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个城市。(央视新闻)
墨西哥总统称大多数汽车制造商将留在墨西哥
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欣鲍姆周二表示,在墨西哥设有工厂的大多数汽车企业高管称,截至目前,他们没有搬迁工厂的计划。总统在其例行的早间新闻发布会上称:“我亲自与几家汽车公司的许多首席执行官和全球经理交谈过,以了解他们对未来的想法……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告诉我们,目前他们不打算做出任何改变。”墨西哥近80%的出口产品都运往美国,在上周特朗普宣布的对各国的全球性全面关税清单中,墨西哥并不在列。(新浪财经)
外媒:关税或将致美国日用品全面涨价
针对美国最新公布的关税政策,英国广播公司、美联社等报道称,美新关税政策将推高美国民众几乎所有日用品的价格,尤其是服装、食品等,损害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瑞银分析师认为,为应对美国加征关税,美国零售商可能需要将价格提高10%至12%。美国时尚产业协会近日警告说,新关税政策或将给“美国家庭,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带来不公平的负担”。(央视新闻)
美国前财长: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可能导致200万人失业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8日表示,由于特朗普政府正在实施的关税措施,美国目前可能正朝着经济衰退的方向发展,可能导致约200万美国人失业,每个家庭将面临至少5000美元的收入损失。(财联社)
欧盟押注“超级工厂”,以期在AI竞赛中赶上中美
欧盟表示将把重点放在建设人工智能数据和计算基础设施上,并使企业更容易遵守监管规定,以便在人工智能竞赛中赶上美国和中国。欧盟委员会表示,希望开发一个所谓的人工智能超级工厂网络,以帮助企业训练最复杂的模型。这些工厂将配备大约10万个最新的人工智能芯片,大约是目前正在建立的人工智能工厂安装数量的四倍。(财联社)
匈牙利外长:归功于中企,匈牙利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动汽车生产国
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表示,中国是匈牙利最大的投资来源国,中国从未利用其地位影响匈牙利政治走向。西雅尔多表示,来自中国的企业在匈牙利投资170亿欧元,2020年、2023年、2024年,中国是匈牙利最大外资来源国。匈牙利采取经济中立战略,既向西方、也向东方投资者开放。投资匈牙利的主要三个国家,来自亚洲的中国、欧洲的德国和美洲的美国。归功于来自中国的电动车相关企业,匈牙利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动汽车生产国。(央视新闻)
京东宣布将推出2000亿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
据“京东黑板报”消息,4月11日,京东宣布将推出2000亿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未来一年内,京东将大规模采购不低于2000亿出口转内销商品,帮助外贸企业快速开拓国内市场。(36氪)
盒马宣布面向中国外贸企业开放入驻
4月11日,盒马发布公告,即日起面向外贸企业正式开放24小时绿色入驻通道,匹配高效的物流供应链支撑、联合开发自有品牌创新商品,助力中国优质的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36氪)
亚马逊直营业务年化利润或因关税政策损失百亿美元
4月7日消息,知名金融机构高盛发布的一份关于亚马逊的测算研报显示,受美国总统特朗普于4月2日宣布的对等关税政策等影响,亚马逊的1P(第一方)业务年化利润可能面临高达100亿美元的损失。在亚马逊的整体业务构成中,1P业务即直营业务占据着重要地位。高盛指出,亚马逊1P业务的商品成本约占其在线商店收入的74%,美国市场占亚马逊全球商品交易总额(GMV)的约60%,且美国1P商品成本中约35%来自中国。考虑到不同地区关税差异,高盛预估亚马逊美国商品成本可能因关税政策上涨15%-20%,全球商品成本增加9%-12%(未考虑成本缓解因素)。(界面新闻)
苹果紧急从印度空运 600 吨 iPhone 返美
4 月 10 日,据报道,有消息人士称苹果包机从印度向美国运送 600 吨 iPhone,或多达 150 万部。
据悉,3 月 27 日至 29 日期间,6 架满载 iPhone 的货机从印度直飞美国,这一非常规物流操作可能在规避 4 月 5 日生效的 10% 进口关税。此次大规模空运凸显了苹果面临的成本压力。若按常规海运,这批货物将面临巨额关税,直接侵蚀公司利润空间。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苹果可能采取三种应对方案:自行消化成本、转嫁供应链或提高零售价格。其中,要求台积电、富士康等核心供应商降价可能进一步挤压代工企业利润。
宁德时代获批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4月10日,有消息称,宁德时代获批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对此,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消息属实,宁德时代通过港股聆讯,获批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今年2月,宁德时代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宁德时代称,港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产能扩张、国际业务拓展及境外营运资金补充,为公司长期国际化战略提供资金支持。(中证金牛座)
谷歌重申今年750亿美元资本支出计划,加倍押注生成式AI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周三重申,今年将斥资约75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容量,加倍押注生成式人工智能,尽管回报尚不明朗,而且全球贸易战可能会提高成本。Alphabet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在谷歌云计算部门的年会上表示,这笔投资将用于改善其核心产品(包括搜索)所需的芯片和服务器,同时支持Gemini模型等人工智能服务的开发。(新浪财经)
苹果供应链企业立讯精密称供应链不承担关税成本
4月9日中午,中国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苹果供应链企业立讯精密召开投资者会首次回应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影响,立讯精密在会上向投资者保证供应链不承担关税成本,且物流、仓储等成本一直以来也并不是供应链承担。(财新网)
美国放弃英伟达 H20 芯片出口限制:黄仁勋没办法高兴,或遭中国限购
4 月 10 日消息,据美国媒体报道称,在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上周出席了海湖庄园的晚宴之后,特朗普政府改变了限制出口英伟达 H20 人工智能芯片的计划。美国对芯片出口管制的计划已经酝酿了几个月,最快本周就可以实施。计划的改变是在英伟达向特朗普政府承诺美国将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进行新的投资之后发生的。
当然了,英伟达也没办法乐观起来。因为之前有消息称,国家发改革正建议中国企业在新建数据中心或扩建现有设施时,使用符合严格要求的 AI 芯片。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为应对这一形势,英伟达已准备调整 H20 芯片,使其符合国家发改委的能效要求。(快科技)
中美顶级模型性能差距缩至 0.3%
4 月 10 日,著名 AI 科学家李飞飞领衔的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近日发布了最新一期《2025 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报告指出中美顶级 AI 大模型性能已经由 2023 年的 17.5% 大幅缩至 0.3%,接近抹平。
报告显示,2024 年重要大模型(Notable Models)中,美国入选 40 个,中国 15 个。其中,谷歌、OpenAI 入选 7 个并列第一,阿里入选 6 个,按照模型贡献度位列全球第三。在业内顶级专家评选出的 32 项「2024 年 AI 领域重要发布」中,中国的阿里 Qwen2、Qwen2.5 及 DeepSeek-V3 三大发布上榜。(钛媒体)
电芯现结构性紧缺,储能行业迎供需反转
今年以来,全球储能电芯市场迎来供需格局的显著变化。多家头部电池厂商储能产线几乎全部满负荷运转。近日,有头部储能集成商向记者反馈:“据公司采购部门反馈,确实出现了向电芯厂催货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公司很多储能订单都集中在4月份和5月份交付。”
业内人士认为,受到政策驱动、新兴市场需求爆发及算力基础设施需求激增等因素影响,电芯供需从供需错配转向局部紧缺,储能行业在供需反转中迎来新一轮发展周期。(证券日报)
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4月10日,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发布《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下称《蓝皮书》)。GGII在《蓝皮书》中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有望达到1.24万台,市场规模63.39亿元;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接近34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640亿元;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超过500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出口美国占比不足2%,中国车企受美关税影响有限
日前,美国政府确认将对所有在美国境外全部或部分生产的汽车和卡车征收25%的关税,并于4月3日生效。此外,对美国境外生产的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关税将于今年5月3日开始征收。不过,目前美国加征汽车关税对于我国的汽车出口影响有限。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出口美国的汽车仅11.6万辆,在中国汽车总体出口数量的占比为1.81%。华泰证券分析称,25%的汽车关税对于国内直接出口的负面影响较小,其主要影响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的头部车企的预期收入和盈利。中国车企或在欧盟、东南亚等地区获得更多增量。(证券时报)
中企国际服务中心将在杭州钱塘举办“出海实战营”国际人才专场
4月18日,中企国际服务中心联合全球最大的职场社交平台领英,聚焦企业出海人才招募痛点,当全球化雇主品牌建设成为必修课时,如何穿透文化壁垒精准触达目标人才?如何让AI技术真正服务于跨国招聘场景?通过实战演练助力HR与企业管理者突破国际人才招聘瓶颈。(钱塘出海)
商务部:第137届广交会将于4月15日至5月5日在广州举办
今天下午,商务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第137届广交会将于4月15日至5月5日在广州分三期举办,线上平台继续常态化运营。本届广交会展览总面积15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约7.4万个,参展企业约3.1万家。其中出口展展位数近7.3万个、参展企业首次突破3万家,比上届增加近900家。进口展展位数约1600个,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736家企业参展,与上届基本持平。今年广交会三期分别以“先进制造”“品质家居”“美好生活”为主题,共设55个展区、172个产品专区。(央视新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杭州钱塘企业出海服务基地”,钱塘经授权发布。